通往奴役之路

本文最后更新于:2025年2月15日 中午

此书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弗里德里克-哈耶克有感于西方个人自由主义思想的没落,社会主义思想的崛起与狂热,英国走向国家社会发展主义的趋势,他认为社会主义最终走向的是反乌邦。书中详细介绍社会主义的计划的特点,它规定人类各个方面。有些内容深奥晦涩(读之有些不通畅,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问题。注:一翻查阅,无人不吐槽翻译之问题。)也有些浅显易懂,令人发醒,下述摘抄以及一些个人感想如下:

“社会主义意味着奴役,但我们仍沿着社会主义方向稳步前进”。

如果是针对当今社会主义的现状,很难不认同这句断言。如果最终走向是奥威尔乔治 1984 中的世界,那该是多么的绝望。

“社会主义从一开始便直截了当地具有独裁主义性质”

苏联,朝鲜,帝制现代化。社会主义被敌人歪曲,失去的本来面貌,现在的社会主义已经是另一种东西了,名存实亡。

“个人主义的基本特征,就是把个人当作人来尊重;就是在他自己的范围内承认他的看法和趣味是至高无上的。纵然这个范围可能被限制得很狭隘;也就是相信人应该发展自已的天赋和爱好。

是的,但当今世界,人被计划划分成三六九等,有如体制内,体制外,当官的,不当官的。

“民主在本质上是一种个人主义的制度,与社会主义有着不可调和的冲突,民主扩展个人自由的范围,而社会主义却对其加以限制。民主尽可能地赋予每一个人价值,而社会主义却仅仅使每一个人成为一个工具、一个数字。民主和社会主义除了“平等”一词毫无共同之处。但请注意这个区别:民主在自由之中寻求平等,而社会主义则在约束和奴役之中寻求平等。

无法想象,这是快两百多年前对社会主义与民主之间的区别认知,一针见血,很深刻的认识,无不印证着当代社会主义的特点,对于身处社会主义的人,没有更大的体会了,工具人,充当特权阶级的耗材,处处被规训,奴役而不自知。

“斯大林主义与法西斯主义相比,不是更好,而是更坏,更残酷无情、野蛮、不公正、不道德、反民主、无可救药”,并且它“最好被称为超法西斯主义”

评:同根同源,可怕至极,一个冷知识点,纳粹思想可是跟社会主义藕断丝连。

“因此,我们越试图用干涉市场制度的方法来提供更充分的保障,有些人就越缺乏保障;并且,更糟的是,在作为一种特权而得到保障的那些人的保障和没有这种特权的人日益增加和无保障之间的对立也变得越大。并且,保障越具有特权的性质,而没有特权的人所面临的危险越大,保障就越为人们所珍视。随着有特权的人数的增加,在这些人的保障和其他人的无保障之间差别的增加,就逐渐形成了一套全新的社会价值标准。给人以地位和身份的不再是自立,而是有保障,一个青年人拥有领得年薪的确定权利比对他怀有飞黄腾达的信心更是其结婚的资格,而无保障则成为贱民的可怕处境,那些在青年时就被拒绝于受庇护的领薪阶层之外的人,要在这种处境下终某一生。”

现在的体制内外完全是不同的世界,体制内被计划有保障,有未来,有社会地位,有特权。体制外,就只能自求多福了,自生自灭。就如最近网上传得沸沸扬扬的退休年龄延迟,吃瓜群众易不在少数,首先,退休这跟绝大多数农民没有什么关系,农民就从来没有什么退休之说,这也是计划之内。退休之说,主要是针对体制内,目前来看,主要是没钱的呗。

“凡是可能引起对政府的智慧产生怀疑,或者可能造成不满的东西都是不会与人民见面的。”

评:就怕你产生质疑。

“它们正是想要用一个“整体的单一概念”来指导一切事情的那个愿望的直接结果,正是不借用任何代价来维护那些要人民经常作出牺牲来为之服务的意见需要的直接结果,正是人民的知识和信仰是用来达到一个单一的目标的工具这个一般概念的结果。科学一旦不能为真理而必然只为一个阶级、一个社会或一个国家的利益服务的时候,争辩和讨论的唯一任务就是辩护和更进一步传播那些用以指导整个社会生活的信仰,正像纳粹的司法部长所作的解释那样,每一个新的科学理论必须问它自己一个问题,就是:“我是不是为了全体人民的最大利益而服务于国家社会主义的?”

把特色思想融入某学科中正在当代上演。

感想

一切都在统治阶级的计划之内。


通往奴役之路
https://chenhengcheng.cn/阅读想法/通往奴役之路/
作者
鱼鱼笑笑生
发布于
2024年11月9日
许可协议